Policy Advocacy
Path of Democracy - 2025 Policy Address Proposal
As a think tank rooted in Hong Kong, Path of Democracy remains committed to contributing to the country’s development through pragmatic and rational policy advocacy. At this juncture, “One Country, Two Systems” has entered a new stage, with Hong Kong’s integration into the national development framework becoming increasingly clear. Its governance structure now faces a critical opportunity for deep transformation. We firmly believe that, with the support of the Central Government, Hong Kong can leverage its institutional strengths and governance know-how to once again rise amid global competition and reaffirm its irreplaceable status.
The Central Government has repeatedly emphasized that “maintaining Hong Kong’s long-term prosperity and stability” is the core objective of implementing “One Country, Two Systems.” On this basis, Path of Democracy is equally convinced that although Hong Kong is small in size, it bears key responsibilities in national development and plays a unique role in the mutual complementarity of the two systems. This is not only a historical responsibility but also an opportunity for Hong Kong to reassert its value.
Path of Democracy: The 2025-26 Budget Proposal
Path of Democracy recommends that the government immediately adopt a comprehensive strategy for increasing revenue and reducing expenditure, as well as developing a "high-end economy" to address structural issues and seek long-term solutions.
Read more:
https://podresearch.hk/uploads/file/202412/7b9c29660708577c18c300007666cc3b.pdf
民主思路 - 2024年施政報告建議書
毫無疑問,今屆施政報告重點定必落在中長期經濟規劃,旨在幫助香港從谷 底反彈及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民主思路認同最近三中全會《決定》的精神, 支持中央作全面深化改革;冀特區政府跟隨國家推進改革,實事求是地發展 經濟,正視過去失去的機會和面臨的新挑戰,保護在「一國兩制」下的基本 營商條件和獨特優勢。
發揮「一國兩制」下的優勢,講述香港的故事。香港優勢在於有具可預測的 政府政策和政治穩定、開放和國際化的特質、公正的法治、暢通無阻的信息 自由和言論自由。隨著香港面臨中美地緣政治競爭的影響,特區政府應避免 作過度反應,而是要更好地理解中國對「多極世界」的追求,施政上努力創 新,並加強治理和實踐,向全世界特別是英國和歐盟講述「香港故事」和 「中國故事」,宣揚香港仍然是自由和開放的香港,並盡用「一國兩制」,保 持香港的法治和國際金融中心地位。
綜上所述,2024 年度施政報告應實踐中央政府在「一國」下賦予香港「兩 制」的最大靈活性,並認識到香港作為中國國際金融中心的不可替代性,以 及為人民利益發展經濟的需要。為此,香港應考慮實施必要的政治和行政改 革,以促進變革。再者,民主思路認為,施政報告還要顧及特區長遠經濟發 展跟政治和行政變革兩者的關係,對此深入的策略研究是必不可少。我們深 信這些建議將有助於香港應對當前挑戰,並為未來的可持續發展奠定堅實基 礎。希望特區政府在制定 2024 年度施政報告時能夠考慮我們的意見。
民主思路「南大嶼生態康樂走廊」意見書 (chinese only)
我們認識到政府提出的「南大嶼生態康樂走廊」研究建議的意義,該計劃展現了對大嶼山自然和文化資源的重視。透過此計劃,我們有機會加強對自然環境的保護,同時提升公眾對生態保護的意識。然而,在進行計劃的同時,我們也留意到其可能對當地社區和生態帶來的影響,特別是在環境管理和社區參與方面的挑戰。
雖然我們看到計劃在促進生態旅遊和環境教育方面的潛力,但也關注到執行過程中可能出現的生態破壞及社區衝突。我們特別強調需要在保護自然資源和發展遊憩設施之間找到平衡,以確保計劃的可持續性和公正性。
總結本意見書的主要觀點,重申對這項重要倡議的成功,在於是否得到不同持分者支持,並強調公眾參與在保障這項目有效而又持續實施中的重要性。希望這些建議能被充分考慮,共同推動南大嶼的生態康樂走廊成為兼顧生態保護與公眾利益的典範。
閱讀全文:https://podresearch.hk/uploads/file/202407/49679f2c5f037113f8b4b53f8d6f3177.pdf
民主思路 鞏固及促進九龍東第二核心商業區的相關政策事宜意見書(CHINESE ONLY)
「起動九龍東」計劃自2011年啟動以來,政府旨在將啟德機場的舊址轉型為第二核心商業區(CBD2),這一舉措在推動九龍東從傳統工業區向現代化商業和住宅區的轉型過程中扮演了關鍵角色。該地區的發展策略逐步從強調基礎設施建設轉向提升公共服務和促進經濟活動,目標是實現區域的全面再生和可持續發展。
然而,從香港整體經濟的現狀來看,還未能完全回復到疫情前的水平,私人寫字樓需求放緩,根據差估署最新公布的《香港物業報告2024》,截至2023年底,整體寫字樓空置樓面高達約2,110萬平方呎,空置率達14.9%,甲級私人寫字樓空置率更高達16%,創下五年來的新高。(RVD, 2024)面對這樣的市場環境,CBD2的發展策略需要重新部署,優化政策,確保其轉型的步調與市場需求同步。
此外,對於九龍東的未來定位,應考慮其與中環等既有商業區的差異化。儘管香港島的交通便捷性是其主要優勢,九龍東的新商業區並非沒有其獨特的優勢。傳統核心商業區附近居住環境相對較老,而且價格昂貴。九龍東的發展不應單純模仿中環,而應有自己的特色和定位,並配合周邊環境和政策支持來塑造其商業區的未來。例如,可以專注於中小企業、外資企業、新興科技公司或輕工業辦公室等多元化業態,創造一個有別於中環的獨特商業生態。
未來的發展策略應該包括一項重要的交通改善計劃,以提升九龍東的可達性,使之成為一個真正具有吸引力的商業樞紐。這樣的改進不僅會促進經濟活動,還會提升整個地區的生活和工作質量,從而吸引更多企業和專業人士進駐。
綜上所述,九龍東的發展不應急於求成,而應該是一個謹慎並具有前瞻性的過程,以確保其轉型能夠順應時代的需求。因此,意見書的第二部份,我們將為CBD2建議先定立發展大方向;第三部份會各自綴述將九龍東發展計劃循序漸進,分成短、中、長期目標;接著第四部份是策略思考詳述,包括參考海外、本港經驗,為CBD2提出具討論價值的項目藍本。
閱讀全文:
https://podresearch.hk/uploads/file/202407/feec90006f25bb4c179b8534e1ef6e26.pdf
民主思路推動愛國主義教育建議書
愛國主義教育跟《憲法》和《基本法》教育 (以下簡稱《憲法》教育) 是相輔相成,兩者均能促進公民的國家認同感和法治意識。民主思路認為《憲法》教育是推動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一環。當中,認識和理解《憲法》中公民義務更是重中之重。本建議書旨在構建一個以權利和義務為核心的愛國主義理論,並闡述如何通過教育推廣這一理論,增強香港市民特別是年輕人對國家和社會的認同感和責任感。
民主思路對《憲法》教育的主張和目的是向香港中國公民傳播有關《憲法》義務的知識,其中包括:不能破壞國家在內地實行的社會主義制度;在行使自由和權利的時候,不損害國家、社會、集體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作自由和權利;遵守《憲法》、《基本法》及法律;維護國家統一;維護國家安全。
民主思路 2023施政報告建議書
民間智庫有三大優勢:一、用業界及專家眼光去檢視問題、繼 而出謀獻策,可減少政策風險;二、用民間網絡去了解問題癥結, 容易感受民意的風向;三、與政府機構不同,民間智庫通常有研究 和分析自由,不受政治因素所約束。民主思路洞悉特區政府正努力 爭取入「興」之路,所以招聚一班熱心成員編寫此建議書,盼能為 政府施政裨補闕漏,為經濟尋找突破的缺口,為香港恢復以往的光 輝。 李家超管治班子踏入第二年管治期,雖然走出新冠疫情陰霾, 但是在地緣政治影響下,正面臨經濟下滑、人才外流、軟對抗、競 爭力下降等的威脅。 今年民主思路以這樣的前提下提出了一系列的新建議,以提升 香港的抗逆能力,包括加強《憲法》教育、引入商業及法治發展。 主要倡議包括增設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教育課程、建立香港國 際商業法庭、創建社區網上功課輔導和大學生精英實習項目等。這 些建議旨在提高香港年輕一代的守法精神,培養更多的法治人才, 並促進香港與內地的合作,將「軟對抗」消滅於萌芽之間。 此外,我們的倡議還包括體育政策,旨在運用香港的軟實力、 增強香港市民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更全面地融入大灣區等。 在政策方面,民主思路提出了塑造代表香港的青年領袖與完善 綠色能源政策等建議。這些建議旨在培養理解中國和香港故事的新 一代領袖。與此同時,倡議並通過完善「上網電價」計劃來提升本 地可再生能源發電比例。 在經濟和科創方面,民主思路提出了完善競爭法制、與國際接軌等建議。這些建議旨在完善競爭條例,吸引境外投資者來港,促進科技與創新產業的發展,進而為經濟發展開拓更大空間。 以上是民主思路提出的一些重要建議。希望這些建議能夠對香港未來的發展起到積極作用。
民主思路 2023-24年度財政預算案建議書
「一國」中找到機會、「兩制」內自強不息
2023-24年度財政預算總要提及兩個範疇:1)在祖國的大棋盤裏,香港的發展方向及目標 ;2)香港來年要處理的問題。
範疇一:在祖國的大棋盤裏,香港的發展方向及目標
國家領導人一直肯定香港的利益就是國家的利益。香港要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對接「十四五規劃」,加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一帶一路」和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發展的國家戰略。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今年(2022)七一提及香港經濟要發展動能,給香港兩個支持,1):支持香港同世界各地展開更廣泛、更緊密的交流合作,吸引滿懷夢想的創業者來此施展抱負」。2)「支持香港積極穩妥推進改革,破除利益固化藩籬,充分釋放香港社會蘊藏的巨大 創造力和發展活力。」
關於這兩個支持,香港要認真思考,如何在疫情過後推行中長期發展策略。除了跟國家攜手發展之外,特區政府亦要想辦法推動內部經濟及進行改革。
範疇二:香港來年要處理的問題
隨著新冠疫情逐漸放緩,香港市面人流漸多;然而國際局勢動盪不安,本港外貿、股票市場以及本地經濟嚴重受挫。雖然過去兩年特區政府推出多項政策支持受創行業,但是,政府庫房的儲備無可避免地減少。來年預見,經濟將持續受到外來負面因素拖累,佔政府財政收入四成多(2021-2022年總共約為44%)的薪俸稅、利得稅和地價收入將會不可避免地往下跌。再者,近年地緣政治紛爭,疏遠中的中美關係及持續快一年的俄烏軍事對抗衍生出全球通脹及糧食短缺問題。這樣,香港社會正面對三大問題:
- 滯脹的風險,市民要承擔高物價及收入減少的噩耗;
- 出現長期財政赤字,動搖投資者和市民信心
- 失去經濟動力,影響香港在世界的競爭力。
雖然過去兩年特區政府推出多項政策支持受創行業,但是,我們仍建議以赤字預算來支持來年開支,帶頭推動經濟復甦。針對以上問題,我們呼籲,特區政府採納以下三個方向:
- 壓抑通脹,穩定社會;
- 減少不必要的開支,擴闊稅基,製造公平社會;
- 增強長遠經濟實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