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思路 2023-24年度財政預算案建議書「一國」中找到機會、「兩制」內自強不息

2023-24年度財政預算總要提及兩個範疇:1)在祖國的大棋盤裏,香港的發展方向及目標 ;2)香港來年要處理的問題。

範疇一:在祖國的大棋盤裏,香港的發展方向及目標

國家領導人一直肯定香港的利益就是國家的利益。香港要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對接「十四五規劃」,加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一帶一路」和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發展的國家戰略。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今年(2022)七一提及香港經濟要發展動能,給香港兩個支持,1):支持香港同世界各地展開更廣泛、更緊密的交流合作,吸引滿懷夢想的創業者來此施展抱負」。2)「支持香港積極穩妥推進改革,破除利益固化藩籬,充分釋放香港社會蘊藏的巨大 創造力和發展活力。」

關於這兩個支持,香港要認真思考,如何在疫情過後推行中長期發展策略。除了跟國家攜手發展之外,特區政府亦要想辦法推動內部經濟及進行改革。

範疇二:香港來年要處理的問題

隨著新冠疫情逐漸放緩,香港市面人流漸多;然而國際局勢動盪不安,本港外貿、股票市場以及本地經濟嚴重受挫。雖然過去兩年特區政府推出多項政策支持受創行業,但是,政府庫房的儲備無可避免地減少。來年預見,經濟將持續受到外來負面因素拖累,佔政府財政收入四成多(2021-2022年總共約為44%)的薪俸稅、利得稅和地價收入將會不可避免地往下跌。再者,近年地緣政治紛爭,疏遠中的中美關係及持續快一年的俄烏軍事對抗衍生出全球通脹及糧食短缺問題。這樣,香港社會正面對三大問題:

  1. 滯脹的風險,市民要承擔高物價及收入減少的噩耗;
  2. 出現長期財政赤字,動搖投資者和市民信心
  3. 失去經濟動力,影響香港在世界的競爭力。

雖然過去兩年特區政府推出多項政策支持受創行業,但是,我們仍建議以赤字預算來支持來年開支,帶頭推動經濟復甦。針對以上問題,我們呼籲,特區政府採納以下三個方向:

  1. 壓抑通脹,穩定社會;
  2. 減少不必要的開支,擴闊稅基,製造公平社會;
  3. 增強長遠經濟實力。
TopPOLICY OPIN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