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國兩制」指數

民主思路在香港回歸20年之際,發布第一份關於「一國兩制」概況的客觀評價,供社會人士及決策者參考,希望為總結過去的得失謹盡綿力。

我們編制的「一國兩制」指數來自兩項數據,一方面是進行有關「一國兩制」的民意調查,另一方面則參考國際性的人權、自由及民主指數,並比較香港與其他國家或地區的表現。

媒體情緒對民意有深遠影響,所以我們還推出了嶄新的「一國兩制」輿情指數,檢視香港報章對「一國兩制」的情緒,利用大數據技術去補充指數之不足。

香港市民的評價、國際智庫的評價及香港報章的評價(輿情指數)皆有主觀成分,未必完全反映客觀事實;不過,就是觀感有所偏差,決策者在制訂政策時,仍然需要仔細考慮各持份者的評價。


為支持實證治理,民主思路現開放「一國兩制」指數資料庫,供學術研究。如欲購買相關數據,請與我們聯絡(電話: 852 - 2509 3131 / 電郵:info@podresearch.hk)。

images

撮要(2025年9月)

「一國兩制」指數

香港在實踐「一國兩制」的表現,最新得分:6.15(+0.16%)

民意調查

與前半年相比,三大核心支柱的評分呈現差異化變動趨勢。其中,「高度自治」支柱的評分較2024年下半年微升0.2%,至5.22分;「人權自由」支柱則出現下滑,降幅達1.9個百分點至5.24分;「內港關係」支柱亦小幅下跌0.9個百分點至5.55分。


國際評價

與上一輪相比,「經濟開放」支柱的評分上升0.9%,達到9.47分,「公民權利」支柱上升1.1%,至6.29分。「民主發展」的評分上升1.4%至5.12分。各子支柱的評分除「表達、結社與集會」外,皆呈上升趨勢。其中,升幅度最大的子支柱是「政治多元」(+3.1%)。


「一國兩制」輿情指數

2025年上半年,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代表團完成對香港特別行政區的第四條磋商討論後,認同本港經濟逐步復蘇,並肯定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與功能。年初,香港生成式人工智慧研發中心發佈全港首個基於DeepSeek全參數微調並持續訓練的大模型HKGAI V1,標誌著本地人工智能領域的重大突破,引發媒體高度正面關注。隨後,因美國政府宣佈對6名中央和香港政府官員實施制裁,媒體關注轉向負面,輿情指數持續下跌。適逢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及香港國安法公佈實施五周年論壇,中央駐港官員的發言凝聚民心,推動MMI指數於半年末回穩,至148.0點。


方法註解
  • 「一國兩制」指數為民意調查及國際評價的平均值。
  • 民意調查的3項支柱為「高度自治」、「人權自由」及「内港關係」,用以量度公眾對「一國兩制」的評價。
  • 國際評價的3項支柱為「經濟開放」、「公民權利」及「民主發展」,是國際智庫對香港自由和民主程度的評估。
  • 「一國兩制」輿情指數為量度自1998年起, 每天電視台、電台、報紙及網媒文章的情緒淨值。
頂部「一國兩制」指數